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生变 中部成最强增长带_区域经济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浙江工业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生变 中部成最强增长带

栏目:区域经济 点击量:2,838 发布时间:2018-08-21

  “在很长的时期内,中部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的步伐还会加快,其中,武汉、郑州都有米字型高铁,两地经济增长的空间将很大。”陈耀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次,轮到了中部。

  21世纪经济报道汇总各地经济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区域板块的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中部,平均增速为7.91%,高于西部的7.23%,东部位居第三,平均增速为6.69%,最慢的是东北,平均增速为4.53%。

  这与2017年的情况类似,2017年中部平均经济增速为8%,为四大区域板块最高,该年西部经济增速为7.73%,东部为6.89%,东北为5.3%。

  上述格局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最强的地区已经变为中部。

  中国各大区域板块发展几经轮动。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占据沿海地理优势,经济迅速发展。2006年全国重工业发展提速后,重工业比重最大的东北,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而后10年西部大开发,西部经济增速从2011年开始跃居全国第一。而中部地区2017年以来并没有特殊的政策优势,为什么经济增速在全国一马当先?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认为,中部经济异军突起,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区位优势。随着全国高铁网络形成,加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物流优势凸显,带动了地区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

  “下一阶段,在很长的时期内,中部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的步伐还会加快,其中,武汉、郑州都有米字型高铁,两地经济增长的空间将很大。”陈耀说。

  区域增长动力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动力变化,东部、东北、西部、中部轮流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发展最快。以1995年为例, 浙江经济增速为16.7%,为全国第二,沿海大省普遍呈两位数增长。1996-1998年经济增速最高的是福建,增速分别为 15.4%、14.5%、11.4%。进入20世纪初期,东部经济也是最快,比如2000年浙江和北京经济增速都为11%,为全国第一,天津、上海、江苏经济增速接近11%。

  从2003年开始,中国逐步走出通货紧缩,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时期,西部和东北经济表现抢眼。最典型的代表是内蒙古,其经济增速持续8年居全国第一,在2003年,内蒙古增速达16.8%,2004年再升至19.4%。由于内蒙古一部分位于东北地区,其经济加快,反映了东北、西部重工业发展的潜力。

  2006年到2009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分别为13.6%、14.23%、13.63%、12.5%,位居全国第一。而从2011年到2016年,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西部,平均增速分别为13.6%、12.4%、11%、9.27%、8.85%、9.42%。

  但是从2017年开始,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变为了中部。该年中部经济增速为8%,高于西部的7.73%,东部的6.89%、东北的5.3%。2018年的情况也类似,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经济平均增速为7.91%,同期西部地区增速只有7.23%,东部为6.69%,增速最慢的是东北地区,平均增速为4.53%。

  为什么现在中部地区发展最快?主要原因是中国早已告别了重化工业发展的加速时期,步入到了经济新常态,就全国而言,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服务业。而东北、华北以及西部的西北地区,过去经济以重工业为主。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最高的是贵州,经济增速为10%,其次为西藏,经济增速为9.6%左右。云南为第三,增速9.2%。

  尽管今年经济增速前三名是西部省份,但因为西部经济分化明显,导致西部经济难以在全国板块中增速再持续第一。比如重庆前几年经济增速持续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增速仅为6.5%。在经济增速最后10名中,除了东北三省外,西部省份占了五个,分别是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和广西,以西北省份为多。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7年经济进入周期的峰值算起到2017年,各地经济增速放慢程度不一。东部从14.13%,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6.69%,中部从14.1%,降低为7.91%,东北从14.23%降低为4.53%,西部从13.9%降低为7.23%,其中东北地区降幅最大,中部降幅最低。

  在很长时期内,各个区域板块都有经济下行压力。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刘秉镰认为, 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占比高,近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单边贸易政策影响,靠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拉动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受到冲击,现在需要加快创新驱动。另外,东部各省面临结构调整问题,西部产业目前还是传统产业的居多,也有结构调整上的压力,而中部产业也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

  中部现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

  为什么从2017年开始中部经济开始提速?

  数据显示,中部经济实现了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

  2018年上半年,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的服务业增速分别为8.1%、8.8%、9.7%、9.1%、10.5%、9.1%,大幅高于全国7.6%左右的服务业增速。

  在第二产业方面,上述六省增速分别为5.7%、7.4%、6.7%、8.4%、8.5%、7.7%,除了山西和湖南稍微偏低以外,其余地方增速都远远高于全国,这与其工业增长快有关。

  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认为,服务业的发展严重依赖区域市场和工业生产。“像东北地区工业不景气,消费不够活跃,服务业整体上自然也不会有好的增长表现”。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除辽宁为两位数以外,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为2%、3.9%,在第二产业方面,辽宁为8.2%,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只有1.7%、3.6%。服务业增速方面,黑龙江为6.6%。辽宁和吉林分别只有4.2%、3.6%。这说明东北服务业表现较差,工业也不如人意。

  以东部为例,目前经济主要是服务业为主,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速都很低。其中经济大省广东,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速仅仅为6%,江苏也只有6.4%,山东为5.1%,上海为5.8%,北京为5.4%,海南和河北只有3.2%,天津只有1.5%,都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稍微增速高一点的省份只有浙江和福建,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4%、8.1%。

  但是东部省份服务业发展比较好,比如广东上半年服务业增速为8.2%,山东为8.5%,上海为7.4%,北京为7.2%,河北甚至达到了10.7%,福建和浙江增速分别为8.1%、9.1%。这表明,东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服务业带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速较慢。

  至于西部地区,则分化明显, 除了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工业和服务业都发展很快以外,其它大部分地区都有短板,要么是服务业快、第二产业慢,如宁夏,要么是工业增速高、但是服务业慢,如青海。

  人口非增长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中部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同时发展很快?

  论人力成本,西部、东北比中部优越,论工业化程度,西部比中部要低,按道理西部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应该是发展更快。如果论人口流入情况,东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净流入多,服务业以及消费情况,应该是东部最好。

  但实际情况是,在服务业和工业,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方面,中部发展态势都非常好。

  比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中部除了山西为9.1%以外,其余地区都是10%以上,安徽的增速甚至达到了12%,但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增速都很低,这表明消费并不活跃。

  东北的服务业发展慢,一大原因是人口流失。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黑龙江、辽宁、吉林的常住人口净流出分别为8.9万人、7.2万人、16.3万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7年广东、浙江、新疆、重庆、江苏、安徽、四川、陕西、西藏分别净流入了2.96万到68.5万人不等,其中广东净流入常住人口69.5万,浙江净流入31.3万,新疆净流入19.3万,重庆净流入14.8万,江苏净流入9.3万,安徽净流入8.4万。

  重庆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速3.7%,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仅1.8%,但是凭借人口流入大的优势,以及大力发展物流等产业,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速仍达到了惊人的9.3%。

  而河南、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虽为人口净流出地,地区社会消费品和服务业却发展很快。

  对此,陈耀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随着高铁发展,中部地区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包括开通欧洲货运专列,带动了当地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有了货物需求,促进了制造业发展,也带动了消费。”陈耀说。

  以河南为例,2017年,河南常住人口净流出38万,在全国仅仅低于山东。该省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为22244.51亿元,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依托区位优势,河南物流业发达。2018上半年,河南公路客货运总周转量增长8.5%;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8.5%、12.2%;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6.1%,该省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工业方面,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7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可能也与中部大部分省份在南方有关。杨开忠认为,“以秦岭-淮河为界,我国地理分南北方。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根本的整体特征是南快北慢。所谓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实际上也是南方地区增长快的表现。”

  杨开忠表示,中国经济南北分化这种趋势,是南北方区位条件、经济结构和制度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未来整体上将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定军 年可可 许梦瑶)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网站咨询服务

020-8359187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