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云计算让制造走向“智”造_区域经济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浙江工业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东莞:云计算让制造走向“智”造

栏目:区域经济 点击量:1,883 发布时间:2014-08-08
中科微云公司员工利用“微销宝”向目标客户发送推广信息。 

  

  (南方日报8月8日讯)首个试点车间过去一年为企业增收100万元,尝到转型甜头的东莞市百进五金塑料有限公司(下称“百进公司”),最近准备再投入300多万元,对企业所有车间进行云计算应用智能化改造。

  与此同时,帮助百进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中科院东莞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下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正在筹建一家公司,并指派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准备给更多跟百进公司有着同样需求的东莞制造企业服务。

  随着东莞云计算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谋求乘“云”而上,期待云计算为企业转型插上二次腾飞的翅膀。

 

■前瞻

东莞云计算产业联盟年内揭牌

  云计算在东莞方兴未艾,从今年年初开始,东莞市经信局便牵头着手组建东莞云计算产业联盟。据最新消息,该联盟将有望在今年年内正式揭牌。

  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云计算产业联盟是由东莞市云计算产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组织及其他相关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非营利性联合体。

  联盟揭牌后,将联合全市云计算领域的相关单位,聚集各方优势力量,通过实施技术合作、形成盟员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实施技术转移、联合培养人才等途径,共同推动全市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1、云计算帮助提高5倍产能

  “智能化改造以后,企业产能提高了5倍,而生产线的用工却少了一半,同时也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自企业创立初始时起,东莞市凯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凯恩科技”)便是一家专注于温敏功能器件销售的传统制造企业。可最近一年来,除了进行日常订单生产外,凯恩科技把更多精力放在与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共同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上。

  “2012年,因公司生产需求扩大,我们找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让其帮助企业进行生产智能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以后,企业产能提高了5倍,而生产线的用工却少了一半,同时也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凯恩科技的总经理卢子忱告诉记者,产值的提高让公司坚定了智能化的信心,也看到云计算应用产业在东莞制造业转型中的巨大潜力,决定在守住本业的同时,试水云服务开发。

  据卢子忱介绍,2013年3月,凯恩科技与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智能化研究所签订了五年的战略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主要研发智能温控产品与平行管控系统。在研发的过程中,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派驻6名博士进驻凯恩科技,指导联合实验室的研发。

  卢子忱透露,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已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数项成果专利。目前,联合实验室正在琢磨着将研发技术成果推广给东莞其他有需求的企业。

  作为中科院和东莞市政府共建的院地合作机构,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目前已孵化企业10个,总注册资金8113万元;引进云计算相关企业20个,总注册资金达2.5亿元。此外,服务企业1000多家,企业新增收入6.1亿,拉动社会新增产值70亿,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12个。

  2014年3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调研期间,在赞许东莞云计算产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提出希望有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东莞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

  “与凯恩科技等企业共建的12个联合实验室便是为实现优秀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而设立的。”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副主任李俊杰表示,除共建联合实验室外,该中心还打算将研究团队推向市场,成立专门技术服务公司响应东莞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需求。

  “在推广凯恩科技共建实验室经验的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都找到中心表示想进行合作,但此时,由于制度的限制,科研团队的主动性都很低。我们希望把科研团队推出去,增强科学家或者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跟书记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李俊杰说。

  2、四成以上企业关注智能化技术应用

  目前东莞从事云计算应用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约达2000家,东莞云计算应用相关产业总体产值约为650亿元。

  作为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东莞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上早有谋划。2012年,

  东莞市云计算应用产业第一次申报即被列入2012年度省市共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名单,同时也是全省首个云计算应用产业基地。

  成为省市共建的基地后,东莞在云计算产业建设上加速发力。在云制造、云城市、云政务等方面的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动作。

  据行业调研统计,目前东莞从事云计算应用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约达2000家,东莞云计算应用相关产业总体产值约为650亿元。

  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东莞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目前,从事云基础设施服务的企业约有超过60家;全市建有10多个大型数据中心;电信城域网出口带宽达800G,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光纤100%通达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绝大部分自然村,全市宽带用户超过100万。

  此外,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日趋增强。东莞先后筹建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大朗政务数据灾备中心、115云存储中心等,并重点支持广电NGB项目、联通IDC基地、世纪互联亚洲云总部基地等云计算项目落地东莞。2013年,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更是成功开发G-CLOUD云支撑平台,打破国外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垄断。

  除了平台建设之外,东莞也孕育了一批云计算应用产业重点项目,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宇龙通信、115科技、凌康电子、中大科技、依时利、开普互联、华盈光达、东莞金蝶、华中科技研究院等一大批从事云计算应用服务的企业。

  为进一步在企业中推广云计算应用,2012年以来,东莞市现代信息服务协会已举办两化融合“百场千企”巡回交流活动(东莞站)启动仪式、电子信息制造业、五金模具行业、大同机械专场等14场大型“两化融合”牵手工程巡回交流系列活动。

  “通过参与产业对接活动的企业反馈,我们发现,企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非常大。”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13年,全市大约有80%以上的企业具有信息化应用需求,有40%以上的企业开始关注智能化技术应用。

  3、云计算推广有赖政府扶持

  “云制造”除了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系统基础,而且更加适合生产规模大,订单变化又大的制造业企业

  尽管在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东莞,云计算正处于风生水起的崛起期,但根据东莞市现代信息服务协会的调研,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东莞云计算应用产业与现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尚未形成,产业布局分散,现有数据中心利用率不高、部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甚至不足20%。

  目前,云计算应用产业在东莞存在对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作用不明显,与社会、经济、民生等重要领域的融合深度不足等短板。

  位于石碣镇的百进公司主要经营玩具和模具。2013年,该公司与云计算中心合作,斥资39万对一个车间进行试验性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百进公司技术中心经理虞小群告诉记者,对生产线的改造后,生产线所需的工人少了一半,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20%。在云计算应用上取得初步成效后,眼下,百进公司正准备继续投入300多万元,对企业所有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并研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百进五金塑料公司车间信息管理系统”,希望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市经信局针对百进的智能化改造经验举办推广会后,很多同类制造业企业都找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表示有意向利用云计算技术改进生产线。但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发现,云计算应用相对高昂的投入,成为拦在众多制造企业前进步伐面前的“拦路虎”。

  针对这一问题,李俊杰建议,东莞市政府能否考虑转变政府长期以来侧重于针对个别企业的扶持重点,转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行业公有云,并以低价形式租给企业。李俊杰认为,此举既能帮助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降低使用云的成本,无需所有企业都建私有云,又能使政府的扶持转变为服务,促进市场的自由选择。

  作为东莞市现代信息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杰敏经常会到会员企业进行调研,他对此则持不同观点。王杰敏发现,因企业信息涉及众多商业秘密,很多同行业的企业出于信息数据安全的考虑不会、也不敢使用行业公有云。“很多企业都跟我说,要建我就要建私有云,行业性的公有云,除非彼此之间很信任,可以实现小范围的公有云。”王杰敏说。

  尽管对于促进“云制造”的普及和发展各持己见,但李俊杰和王杰敏均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云计算,也并不是每一家中小企业都需要建立一朵私有云。“云制造”除了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系统基础,而且更加适合生产规模大,订单变化又大的制造业企业,这样云计算应用才能够在企业的管理运营中发挥更好的效力。

 

论评

“云制造”大爆发可取道“小而美”

黄少宏

  云计算是一场对以往商业模式的变革,它对传统制造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产品研发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订单的安排、产品的制造生产、后续营销服务,云计算对传统制造的改变可以贯穿于整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细节里面。

  作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云计算应用上,“云制造”的前景被广泛看好。从40%以上的企业开始关注智能化技术应用不难看出,传统制造产业对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不断增强。

  与企业热情的需求响应相比,云计算应用与东莞现有优势产业的融合现状多少给人泼了点冷水。调查显示,目前,云计算应用产业在东莞存在对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作用不明显。

  探究“云制造”发展不尽如人意背后的原因,不可避免与云计算应用在东莞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从现阶段看,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对“云”的认知上处于粗浅阶段,虽然他们都表现出对“云”的兴趣,但在行动上却始终没法迈开步伐。

  要促使“云制造”在接下来如同国外一些发达地区般实现爆发式发展,东莞需要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运营及服务模式创新,面向产业结构及企业发展实际取道“小而美”的发展模式。

  取道“小而美”的核心在于坚持让市场调节发展基础性作用的个性化定制管理服务。

  一方面,应该着手于人的转变,强化分行业、分类别的云计算应用宣传及动态跟踪。东莞充分可以借助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在加强促进企业主对信息化建设观念转变的同时,进一步细化摸底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个性化云计算应用需求,形成持续畅通的、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机制。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对云计算应用服务的需求千差万别的实际,东莞应该适应云计算数据中心小型化、高速化和高容量化的发展趋势,对产业扶持及发展方向作出相应的调整。东莞的“云制造”可依托自身软件产业发展现有基础,借助莞深穗合作优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云计算软件研发企业,以满足东莞“云制造”对企业个性化定制服务的需求。

 

■相关

东莞的“云”

  1.云城市

  围绕“智慧东莞”十大工程,东莞已全面开展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城管方面,目前已完成数字城管系统设计,并投资改造了50351套智能路灯,实现节能60%。在智慧环保方面,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辐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系统20余个。在智慧城镇方面:启动了智慧东莞试点工作,于今年7月建立东城中韩智慧城市产业园并投入使用;基本完成智慧松山湖建设,完成城域网及配套机房一期工程、覆盖122个资源图层的地理信息系统、含GCLOUD云操作系统的192TB基础数据云平台等基础项目建设;虎门港建立了港口数据快速自动采集系统,智能货物分拣系统,实现仓储智慧化管理。此外,东莞联通推广“智慧校园”建设,并与市政府、常平镇政府签订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东莞电信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东莞移动推广“无线抄表”、“校讯通”等智慧城市典型应用。

  2.云政务

  东莞电子政务云平台从2011年开始部署建设,目前已建成两个云平台管理中心,分别部署在内网区和DMZ区,负责管理4朵云:政务内部云、DMZ区云、容灾备份云以及公有云。截止2012年8月,已实现对437个业务应用的统一监管,对59个电子政务应用进行云化迁移,其中包含了关贸通、市政府办公OA等大型应用。并于2013年底基本建成网上办事大厅,进驻服务事项1991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943项,网上办事率超过90%。 

  目前共有近100家市直部门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注册了信息资源目录,商事登记和市场监管等领域工作顺利推进。此外,我市继续升级改造全市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和系统平台,通过完善CA平台、开展“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和推广网上OA系统,目前全市各镇街及园区已有358个村(居)委会使用OA系统。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黄少宏,实习生:周采妍、廖莎,摄影: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网站咨询服务

020-8359187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