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6月20日以及7月18日,韶关市分别在广州、深圳、佛山举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推介会,一大批项目签约,涉及大数据、装备制造、文旅、环保等领域;莞韶对口帮扶持续发力,今年1—5月,推动1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完成省定全年任务的85%,位居全省并列第二……
今年以来,立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和重要屏障的功能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禀赋优势,韶关主动融入和服务大湾区建设,积极谋划推进联通大湾区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韶关新区确立为对接大湾区先行区,先后举办多场对接大湾区城市发展推介会,全面深化莞韶对口帮扶,引导大湾区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向韶关功能性转移,大湾区已经成为辐射带动韶关加快发展的最重要引擎。
随着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大湾区联通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快速大通道加快建设,韶关发展空间将极大拓展。为此,韶关市将以生态为特色优势融入大湾区建设,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力争通过3到5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并持续用劲奋力把韶关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确保粤北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显着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韶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湘赣地区发展的枢纽位置,是大湾区的重要腹地,也是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要生态支撑。该市将充分发挥生态优良、名胜众多、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技术人才资源丰富、成本要素优越等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与大湾区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全面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努力构建合作共赢、融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广州高铁站改造进程的加快,韶关高铁到广州市中心的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左右。韶关将紧抓这一机遇,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广韶同城”融合发展战略,以交通、产业、信息等领域对接合作为重点,统筹带动科技研发合作和协同创新、经济发展平台、人力资源、金融等各领域的合作,实现与广州融合发展。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建设韶关新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区建设和产城融合,把韶关新区打造成为对接大湾区先行区,引领带动韶关全方位融入和服务大湾区建设。
全面打通与大湾区对接的 “水陆空”快速通道
6月29日,作为韶关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基础工程——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顺利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三位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华南区域的货物转运中心,可最大限度发挥水运运量大、运费低、节能环保等优势,对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该工程加快推进的背后是韶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步伐的不断加快。韶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武广高铁,京广铁路、韶赣铁路及京港澳、南韶、乐广、大广、武深、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与大湾区城市形成1小时生活圈。在现有交通优势基础上,韶关将加快韶新高速、丹霞机场、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等一大批项目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机场为骨架,以高质量旅游公路为筋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打通与大湾区对接的“水陆空”快速通道。
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共建共融
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共建共融,韶关市动作频频。今年以来,韶关市多次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拜访企业和开展招商引资;深化莞韶对口帮扶,莞韶产业共建新签约项目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计划投资178.58亿元。目前,韶关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基本来自于大湾区。
推动项目落地才能体现招商引资的真实成效。今年以来,韶关动工的产业项目一个接一个,在6月29日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26个重大项目在全市10个县(市、区)集中开工,总投资65.05亿元。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推进实施有利于韶关补齐发展短板,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生态、区位、文化和产业基础优势,韶关主动对接大湾区产业扩张和配套需求,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坚持绿色发展的发展路径,注重引入大湾区的资源参与韶关产业建设,奋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今年引导12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改,3至5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把韶关高新区创建成国家级高新区,把华南装备园建设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配套区,推进县级产业园集约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把韶关打造成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共建基地、旅游休闲目的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高效联通大湾区与内地的商贸物流集散地。
打造与大湾区接轨的营商环境
日前,“韶关东南西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吴开亦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在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企业开办手续,标志着韶关市“开办企业一日内办成”工作目标顺利实现,该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便利度位居粤东西北首位。
积极打造与大湾区接轨的营商环境,韶关大力实行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落实减税降费和人才支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延伸至镇村,“马上办”服务模式走在全省前列。接下来,韶关将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力争今年实现网上可办率75%以上,行政审批效率走在全省前列;打好降低经营成本、建设法治诚信环境等组合拳。
全域保护 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森林覆盖率73.84%、有林地面积126.8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917万立方米,均居全省首位;主要江河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是全省城市建成区唯一无黑臭水体的城市;被列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市和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
韶关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基础良好、生态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为保护好青山绿水、筑牢粤北生态屏障,韶关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努力把韶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后花园”。
全力争创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
7月10日,乳源瑶族自治县、翁源县建设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备案,韶关7个县(市)中已有5个正式迈入创森行列,其中始兴县作为全省首批创森试点县之一,各项森林城市建设工程推进顺利,争取成为全省首个县级国家森林城市。
在今年4月召开的韶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会上,韶关市明确提出,要力争在2021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同期在7个县(市)开展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地级市。
目前,该市正贯彻落实相关规划和方案,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善美韶关”为主题,按照“一核七星、三屏六廊、多节点”的总体布局,并投入30多亿元,在“创森”总体规划达标期(2018—2021年),加快建设森林生态、森林服务、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支撑等5大体系24项工程,齐心协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为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该市加大立法、执法力度,严格执行《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今年清明期间首次实现全市森林防火“零火情”。《韶关市皇岗山芙蓉山莲花山保护条例》于7月1日正式施行,全面强化“三山”的保护、规划、利用和管理等。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最大
今年上半年,韶关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3,成为全省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空气质量的明显好转得益于韶关强力推进市区扬尘整治等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以来,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部署开展道路扬尘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着力补齐生态保护短板,韶关全面统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环境持续改善。
打赢碧水攻坚战。按照“截污水、关猪场、打偷排、保好水”的思路,韶关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好河湖“五清”专项行动和重点河段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其中,韶关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被省评为优秀等次。
打赢蓝天保卫战。韶关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强化道路、工地扬尘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露天焚烧和烟花爆竹的管控,实施燃煤大企业污染源综合治理,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
打赢净土防御战。以大宝山矿等重点防控区为突破口,韶关投资约12亿元实施9大类39项重点任务、47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金属污染源头基本得到遏制,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受到环保部高度肯定和表扬。
高标准规划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
高标准规划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是韶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韶关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创建国家公园为目标,在保护效果、体制机制上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围绕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核心功能提升,加快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加牢固的生态屏障。
此外,韶关正以入选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矿山治理及土壤修复等65项工程,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山清水秀、林草环绕、碧湖青田、城美人和”的生态保护修复目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 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
自2011年起,韶关市常住人口实现8年连续正增长,平均年增长率7.2‰,高于同期沿海经济带常住人口平均增长率(5.5‰)。人口流入趋势不断增强,折射出近年来韶关城市魅力和吸引力的持续向好。
下一步,围绕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这一目标,韶关将集中全市力量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不断提升韶关城市吸引力和集聚力,全力建设我省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
实施“东进、南拓、西融、北优”城市发展战略
韶关城区共建设300多公里绿道,以江为脉绕山成环,以路为轴串绿成网,山水城市画卷徐徐展开;20余间风度书房成为韶关一道亮丽的城市名片,上半年接待读者70万人次,同比增长63%;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善美韶关”品牌深入人心……
随着城市提升步伐的提速,韶关城市建设短板加快补齐,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度和首位度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围绕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韶关按照“东进、南拓、西融、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形成在城市功能上分工合作、在产业结构上互相补充、在基础设施上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不仅聚力中心城区建设,韶关还在县城、乡镇提升方面不断发力。自2018年率先全省启动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以来,韶关首批20个试点镇已全面启动整治提升,在整治规划编制、垃圾污水、“六乱”整治方面下大力气推进,积极实施“九项基础工程”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启动县城品质提升“439”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国省道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改善提升城乡环境。
聚焦民生事业 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韶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为老百姓做实事。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试点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得到省肯定。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组建医联体13个,3个县(市)第二人民医院年底前能够投入使用。社会保障切实加强:今年压减公用经费1000多万元用于长者饭堂、儿童托管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韶关创业孵化基地36个创业项目入驻孵化。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全民禁毒工程。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提升一二级所、做实三级所、清零四五级所”的目标,韶关以高等级派出所创建为抓手,以前所未有的超强决心和力度,全面推进派出所规范化建设;落实每周一研判、每周一提示、每日一设卡、每周一走访、每月一检查、每村(居)一组织、每日一内查、每周一训练等公安派出所“八个一”勤务机制;每个村(居)委建立一支“红袖章”治安联防组织,执行“三个一”(每村(居)一群组、每日一巡访、每周一调解),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文旅体融合 上半年旅游收入逾215亿元
第41届元旦环城跑、2019年韶关市龙舟赛、2019年全国桥牌公开赛……按照计划,韶关全年将统筹举办72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这些活动的陆续开展不仅为当地文旅体产业发展凝聚了人气,还成为拉动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1-6月,韶关全市接待游客2385.60万人次,旅游收入215.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0%和12.28%;来韶过夜游客人数949.04万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39.78%。
韶关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丹霞山、珠玑巷、南岭、南华禅寺等重点景区,红色文化资源密集,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立足这一优势,韶关主动对接大湾区大市场,统筹谋划全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奋力把韶关打造成为大湾区“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
高水平推进重点景区建设,推动大丹霞旅游升级发展,完善大南华景区规划,打造大南岭旅游集群,实施珠玑古巷改造提升工程。依托四大重点景区建设,示范带动古驿道古村落、红色旅游资源和市区历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资源开发利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力争今年内开通“四大重点景区”旅游交通专线。
力争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在2018年拆旧复垦指标交易中,乐昌市获得收益超1.2亿元,其中村集体分成1703.1万元、农户分成8515.6万元,实现了指标变现、资源变活、乡村变美、农民变富这“一石四鸟”的效果。
变“旧”为“新”是韶关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韶关全市累计完成交易5批复垦指标,交易面积1840.3982亩,共获得9.9亿元资金,走在了全省前列,为韶关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近年来,韶关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举全市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韶关发展的后劲和潜能,力争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2018年,韶关农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5%,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新增农业名牌产品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韶关将进一步做优做强兰花、水稻、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农业产业,打响韶关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去年底,韶关全市累计脱贫3.37万户、8.5万人,脱贫率达94.55%,贫困发生率降至0.27%。2018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韶关综合成绩在全省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4市中名列第一。接下来,韶关将继续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持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全力打造建设美丽乡村。抓好278个省定贫困村、重要交通干线沿线、主要水道沿岸、重点景区、中心城镇周边村庄的连片集中整治工作,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和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为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以及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更多空间,近期,韶关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掀起拆除破旧泥砖房行动高潮。截至8月1日,该市已拆除农村破旧泥砖房共203967间,占初步排查应拆间数88.10%,已拆除面积543.02万平方米,占初步排查应拆面积89.12%。
撰文:潘俊宇 沈明礼 蔡仁银 统筹:毕式明 编辑统筹:胡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