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去年9月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广州“民营经济20条”),至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这项旨在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如今落实得怎么样?
一份由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广州市委统战部、市工信委、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向全市民营企业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约七成民企对政策有获得感,但也有一些政策在落地的过程中存在“难点”和“堵点”,有待疏通解决。
日前,广州市工信委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透露,为进一步落实好广州“民营经济20条”,全市各级各部门已出台18项配套实施细则,并计划在本月下旬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在评估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最快将于今年年底推出“民营经济20条”的“加强版”。
超七成企业最希望享受税费减免政策
广州市委统战部介绍,调查问卷的发放涵盖了广州11个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内容主要涉及企业政策了解度、落实情况等。根据回收的459份有效问卷,形成了《问卷分析报告》,该《报告》不回避问题,客观呈现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并进一步形成推动政策落实的建议。
首先,企业是否已享受到民营经济20条带来的实惠呢?问卷调查显示,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最广,约45%的企业反馈已享受到税负减免的政策。近1/4的企业享受到工商注册便利化和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
受调查企业反映政策效益主要体现在政府扶持资金的获得、许可证、审批事项办理时间的节约上。而“看上去很好,但较少享受到”的几条政策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民营总部企业落户发展等。
其次,在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方面,60%的企业认为相关部门在做好广州“民营经济20条”政策文件落实服务上到位或比较到位;18%的企业认为政策落实服务非常到位。此外,还有5.23%的企业认为政策落实服务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超三成企业反映对获得的政策效益情况不了解,这说明部分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不强。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在公共领域项目投资机会、企业发展所需的用地等方面企业获得的政策效益不显着,因而在这几类政策的落实上还有待加强。
调查问卷显示,超过70%的企业希望享受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除此之外,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产业用地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等也是企业比较希望获得的扶持政策。
《问卷分析报告》认为,在民营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对税收问题最为敏感,批发零售业更加关注民间投资环境和领域的优化。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政策的关注重点不同,反映出民营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小微企业及初创期企业由于资本存量水平低,资信程度不高,筹措资金也相对困难,盈利能力较弱,因而对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和税收减免方面的政策需求较为迫切。中上规模企业或成长期企业由于已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因而在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和持续技术创新等方面更为重视;相应地,此阶段企业更为关注成果转化奖励、研发环境提升、研发投入补贴等科技创新类政策。大型规模企业或成熟期企业的表现是企业规模、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企业的营销能力、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也处于鼎盛时期,此时一般的政策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更为关注技术积累、团队优势等方面的建设,因而对高端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载体方面的政策较为关注。
《问卷分析报告》对目前广州“民营经济20条”在落实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从企业调查情况来看,广州“民营经济20条”政策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在政策宣传渠道上,近七成企业希望政府部门更多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进行政策宣讲,加强政企互动。有9.37%的企业表示对民营经济20条政策不尽了解。同时,建议政策宣导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
企业家呼吁重点深化简政放权改革
本次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的《问卷分析报告》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除了提高政策宣导、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建议,一些细化政策落实的建议说出了许多民营企业家心中的“难点”问题。
以“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建立政策落实监督机制”为例,《问卷分析报告》指出,配套政策不但要细化,更要确保可落地,要及时更新淘汰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政策。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要降低各种申报项目门槛,少附带一些条件,不要只关注新兴行业或高精尖行业,要给予传统制造业更多信心。
同时,要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政策落实情况要公开透明化,并建立投诉专用渠道。相关行政单位的管理实施应与政策调整的步调一致,避免冲突。对政策贯彻落实的措施、效果进行部门专项考核。
“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是问卷调查中民营企业家重点呼吁的问题。《问卷分析报告》建议,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办证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取消与职能无关的审批条件(如文广新局无必要审批房产权);加强流通监管,放宽或者取消许可办理。
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银行融资成本比较高,且仅少数企业能获得银行贷款,需要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问卷分析报告》指出,目前企业融资成本在18%以上,融资压力大,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同时,由于部分民间投资领域审批困难、存在垄断化,应对特许投资领域审批公开透明化、市场化。
此外,在优化民间投资环境方面,当前存在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门槛过高、信息不透明的问题,《问卷分析报告》建议应放低投资股本、信息对社会公开透明。在加大企业用地、税收扶持力度方面,《问卷分析报告》建议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适当下调企业税赋和附加费;加大对中小企业用地的扶持力度,拓宽企业用地途径;降低产业用地成本。在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扶持方面,《问卷分析报告》建议完善企业自主研发补助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技术改造门槛;鼓励和引导更多的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工作。
政协委员建言:对政策落实效果进行专项考核
对于广州“民营经济20条”的落实情况,笔者采访了广州市政协曾参与政策咨询并提出书面建议的政协委员。
“广州的政策措施都写到了企业家的心坎里,但企业最担心的是政策不落地,让民营企业家们空欢喜一场。”广州市政协常委、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首任执行会长曹志伟建议,政府制定政策时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政府部门,对相关政府部门定期进行考核并按上级精神纳入巡视范围,评估政策的真实效果;同时,建议每季度与不同行业、规模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座谈,了解真实情况,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检查政府部门落实和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效果。
以“优化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流程”为例,曹志伟表示,“广东民营经济十条”将“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作为首条,说明行政审批工作如果做得不好,仍将困扰企业投资,尤其是缺乏资源的中小企业。“我建议组织企业家与政府审批部门一起‘推沙盘’,演练审批全流程,检验改革方案,制定可行的实施措施。”曹志伟说。
又以减轻企业税费和职工负担为例,曹志伟表示:“明年1月1日将实行‘社保入税’,如果没有相应配套政策,企业负担将成倍增加。因此,现在就亟须给企业一些‘定心丸’。”他建议,按照国务院“企业总负担不增加”的原则,建议将全国“五险一金”总费率予以下调,并且免除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此才能不增加企业负担,做实职工个人账户,提高保障水平。
专访
广州市工信委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
扩大政策惠及面,广州将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
日前,广州市工信委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表示,去年9月广州发布“民营经济20条”,正式成立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目前来看,政策在优化营商环境、破解瓶颈难题、鼓励创新创造、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接下来,广州还将积极推动建立市级跨部门的涉企政策发布平台,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增强民企政策获得感。
南方日报:广州目前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
叶华东:近年来,广州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打好政策“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民营经济20条”颁布了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支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六个方面83项措施。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广州还出台了《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十条工作措施》《关于促进广州市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举措。
此外,“民营经济20条”发布一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已出台了《广州市关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的若干意见》《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18项配套实施细则,海珠区、番禺区也出台了区域性扶持政策。
南方日报:作为政府的“钱袋子”,市财政资金在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叶华东:财政资金在缓解融资难题和支持创新发展领域,给民企和中小企业带来了实惠。例如支持设立广州市中小微企业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今年广州已安排财政资金2.23亿元,为473家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贴息和补助。
从创新能力上看,民营企业活力更强。在广州35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中,70%以上是民营企业。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有望突破11000家,据我们统计,超过九成是民营企业。此外,广州目前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总共8303家,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
为支持民企创新,今年1至9月,广州共推动627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市级财政拿出3.47亿元,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48个,这其中,超过50%的技改扶持资金投向了民营企业。
南方日报:为了将“民营经济20条”的系列措施落地、落细、落实,政府做了哪些工作?
叶华东:去年9月“民营经济20条”出台后,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部署政策落实工作。市直各部门中,15个部门组成宣讲团到全市各区进行巡回宣讲。同时,各区积极开展再发动再宣传再贯彻,例如越秀区、白云区等组织召开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宣讲形式也分为多种,包括集中宣讲、政务服务、微信微博等。《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广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围绕政策亮点和企业案例开展了为期20多天的专题宣传报道。
通过各级各部门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民营经济20条”在民营企业家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根据一份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广州民营经济20条”落实情况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469家民营企业中,对“民营经济20条”的知悉度达到九成。接近八成的企业认为“民营经济20条”落实到位,95.5%的企业反馈享受到了政策扶持。
与此同时,全市开展了3次专项督查,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政策实施年度评估,检查配套细则出台是否及时、政策落实是否到位、政策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南方日报:在政策实施和收集企业反响中,哪些具体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叶华东:目前来看,“民营经济20条”在优化营商环境、破解瓶颈难题、鼓励创新创造、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都取得成效。
以营商环境为例,通过实施《广州市关于落实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落实各项税收减免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调整工商业销售电价、降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免征河道管理范围占用费等10项省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货物港务费地方政府留成部分以及港口设施保安费公共统筹部分,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千亿元。
今年1月,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年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系列调研报告中,广州在政务环境满意度中排名全省首位。全市精简行政许可备案事项92项,将121项公共服务事项调整到区实施,累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96项。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模式在推出之后,企业名称登记效率提高了2.5倍,审批时效提速88%,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
南方日报: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多挑战,国内市场预期也不太乐观。近期中央和各地也密集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广州的落地政策还会有哪些完善和调整之处?
叶华东:当前,广州民营经济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中小企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融资难、用地难等老问题依然存在。
就广州的工作推进来看,11月初,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启动了“民营经济20条”的修订工作。预计11月下旬将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在评估“民营经济20条”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民营经济20条”的“加强版”有望在年底发布。
接下来,市工信委协同市委统战部和市发改、科创、商务、金融、工商等各部门一道,将深入落实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市“民营经济20条”等政策。重点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产权分割、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50亿科技成果产业引导基金、创新型产业用房、价值创新园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和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任务落地生根。
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提出要建立省级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平台。市工信委会同市政务办将依托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一个市级跨部门的涉企政策发布平台,从而降低广大中小企业了解政策和申请政策的成本,扩大企业优惠政策惠及面,增强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在提升企业服务方面,政府部门还希望在全市推广海珠区的首席服务官制度。目前市工信委面向市重点民营企业成立了11个服务组,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工作。组里已有80人,还会不断地扩大服务组人数、投入更多精力。
【记者】刘冠南江珊
【通讯员】穗工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