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茂名高新区)将翻开全新的一页,晋升国家级高新区挂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这个15岁的产业园区跨过青涩年华迈向日新月异的青春岁月,15年砥砺、5载申报终于结出了硕果。
两个多月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国函〔2018〕44号),同意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
“在新的起点上,茂名高新区要重整行装再出发。”茂名市委书记李红军指出,“茂名高新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资源力量,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要高度重视人才,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更要对标先进高新区,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着力提升高新区管理水平。”
晋级▶▷以升促建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茂名高新区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广东茂名石化产业园区,201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园镇互动”体制,高新区管委会管辖七迳镇等区域。目前,茂名高新区管委会管辖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已开发工业园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
一直以来,茂名高新区是茂名市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产业振兴的主阵地。2013年12月26日,时任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红军到茂名高新区调研时,明确提出要在3-5年内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如今不到5年时间,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成为茂名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高地、产业重镇,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这期间,茂名高新区按照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世界级石化科技新城、大西南及广东省面向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北部湾创新发展排头兵、粤东西北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为战略定位,按照“一区五园”的布局组建,加速建设高新区核心区、精细化工园、生物医药与健康园、现代商贸物流园、科教文卫园、产城融合配套园,形成了由单一产业主导向多元科技型产业并进。
升级国家级高新区有利于茂名融入北部湾城市群谋篇布局,有利于茂名提高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影响力,有利于茂名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志晖指出,要对标先进高新区,对接高新企业需求,建立与国家高新区相匹配的创新体系,创建高水平研发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引入创造条件。
“创建国家高新区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成了最常说的一句话。在创建过程中,茂名高新区以创建为载体和抓手,以升促建推动茂名产业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
使命▶▷打造世界级石化科技新城
国务院在批复中勉励茂名高新区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过程中,科技部专家组考察指出,借助完备的石化产业基础优势,茂名高新区有望进一步打造成世界级石化科技新城。
以打造世界级石化科技新城为使命,茂名高新区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茂名高新区的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在做强做优石油化工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单一产业主导向多元科技型产业并进,加快推动园区发展转型。
在做大做强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石化特色产业方面,茂名高新区力争到2020年园区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产值52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细化工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茂名高新区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形成产值超过20亿元的企业4-5家,并打造广东省茂名高新区精密塑胶产业集群。
“国家高新区这枚沉甸甸的‘国’字招牌,对提升茂名城市品位品质有关键影响,对茂名高质量发展也意义重大。”茂名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广辉分析认为。
“加入‘国家队’的行列,按照国家级高新区体系运行,必将鞭策我们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茂名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梁剑辉说,升级国家级意味着严格按照国家高新区标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产业、科技、新城”三者融合高质量发展。
■产业高地
数项新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走出多核驱动的特色产业新路
兴现代产业,是茂名市委、市政府赋予高新区的重任。茂名高新区以茂名石化为产业龙头,不断延长石化产业链的同时,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以“石化产业为特色,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引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特色产业新路。
加速集聚创新资源
走进茂名高新区,在广东丰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不同应用场景的橡塑制品琳琅满目。橡塑生产以乙烯为主要原材料,在这里“隔墙供应”,运输成本大为降低。丰能科技还引进日本技术人员带领组建研发团队,去年投入研发经费700万,产值达到1.5亿。这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的企业,占了广东橡塑材料接近三成的市场份额。
“一套装置一年产生七八千万收益,创新带来的工业化价值非常高。”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阳所指的,是其公司曾获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技术应用项目,目前全国已有6套这样的装置投入使用。近3年,新华粤投入研发经费已达1.5亿,其生产的产品过半为自主研发,去年营收超过38亿。
茂名高新区加速集聚创新资源。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研发平台6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研(分支)机构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主营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8家,全部设立企业研发机构。
发力布局新经济
“从这里‘走出去’的引发剂,打破外国厂商对国内引发剂供应商的垄断局面,填补华南地区无研发和生产的空白。”广东中准实业有限公司科研带头人吴洋说。这家位于茂名高新区的精细化工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生产出的引发剂在品种上能满足国内所有乙烯工业生产要求。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茂名高新区要抓住历史机遇,营造有利于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环境。”茂名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军认为,要通过创新驱动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研发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整个经济结构优化。
新产业、新业态加速集聚,一批发展前景好、经济社会效益高、产业集聚效应强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茂名高新区。
■服务特区
为项目落地提供保姆式服务,建人才驿站消除后顾之忧
“优服务”激活内生动力加速跑
企业核名登记、工商注册、立项……广东联合宝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茂名高新区创办,这些业务全部由茂名高新区代办服务人员办理。这是高新区针对新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推出的“保姆式服务”,由专人全程对接企业开展各项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工作,直到企业投产经营。已有17家企业接受了保姆式服务,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这是茂名高新区“优服务”的一个缩影。以国家高新区标准打造的茂名高新区,正在通过“优服务”形成服务特区,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完善孵化体系助力创新创业
占地面积120亩的张氏科技橡塑加工项目位于茂名高新区北片区,总投资约3亿元,它的出现开启了高新区发展石化产业下游、开辟塑胶制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新领域的重要实践。
张氏科技是从茂名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毕业的典型代表。如今,在茂名高新区像这样的毕业企业有19家,其中7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纳入省高企培育库。孵化场地面积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8家。
这个由茂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运营管理的“孵化器”,通过建立“入孵选择-培育孵化-毕业退出”的运营机制,实行“创业导师+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服务模式,提供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一站式”的孵化服务,2016年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
“孵化”起来“加速跑”。条件优越的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器国信创谷将升级改造成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集聚高科技研发人才的重要基地。项目规划总用地1200亩,将打造成茂名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集群式产业基地,已引进云兴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
建柔性招才引智公共服务平台
人才是第一资源。不论是成型企业或是正在孵化的创业团队,能否便捷地获取合适的人才和技术是关键,也是关系企业继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为此,茂名高新区急企业之所急,创建了粤西首家省市共建人才驿站——茂名市人才驿站。该项目是广东省委组织部和茂名市委组织部共建、茂名高新区承建的非营利柔性招才引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整合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吸引了大批科技专家、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入驻,为当地产业发展开辟了与前沿领域交流对接的窗口。同时,人才驿站还为柔性引进人才提供食宿、休闲、疗养等服务保障,打消了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产业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茂名高新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麦君年介绍,自2016年底揭牌成立以来,人才驿站通过企业化运作建立起了高级人才资料库,已收录有4000多名硕士和近400名博士的数据。
■生态福地
产城融合 园林互动
绿色创新园区不做工业“孤岛”
夜幕降临,位于茂名高新区南山小区145米高的地标式建筑创新大厦亮起彩灯,这里已建成开业,未来将打造成为总部经济大厦,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连锁企业总部在这里落户。
从茂名大道往东,学校、商贸、商住、物流、公园等项目陆续拔地而起。近年来,茂名高新区确立“西工东城,产业、科技、新城联动发展”思路,开展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全力打造园林互动的绿色产业园,推动产业、科技、新城融合发展。
一年拒绝78个未达标项目
获得国家级这块沉甸甸的“国”字招牌,将进一步助推茂名高新区聚集接纳更多顶级企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必然要求茂名高新区从传统的工业园向现代产业新城探索转化。
新城着眼长远,基础设施先行。近年来高新区共投入资金约13.8亿元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石化专业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同时,高新区着力构建“五纵两横”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对内交通便捷化、对外交通高速化。
如今,投资近2亿元建设的崇文学堂项目正在建设,将提供大量优质学位。顺丰茂名分拨中心、华南商贸城、高新客运站、中德科技小镇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新城的扩容提质,吸引大批企业争相落户。
与企业争相进驻同步进行的是对于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茂名高新区去年拒绝了78个科技含量不高、环保不达标项目。
产业科技新城融合发展
赵广辉认为,茂名高新区要走出新路,必须从传统的工业园向现代产业新城探索转化,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园区互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既不做只有产业没有城市支撑的工业‘孤岛’,也不做只有城市没有产业支撑的‘睡城’。”梁剑辉说,只有产城融合,才能留住人才;只有留住人才,才能产业兴旺。
茂名乙烯厂正门侧对面的小山上,建设中的雨公山森林公园已现雏形。这个位于茂名高新区的新建公园,以“冼夫人文化”和“潘茂名文化”为题材,将营造生态、产业、文化和谐统一的山水景观环境和观光旅游场所。
茂名高新区辖区内,有数个已建成或在建的公园。北面,以往被视为城市“伤疤”的露天矿“蝶变”成风景靓丽的生态公园,获得国家矿山公园称号,成为全国工业遗址改造的典范;中部,市民公园凭着满园风铃花频频亮相各大媒体;南面,那楼湖公园建设加快推进,七迳美丽小镇正规划建设。
以石油化工产业集聚为显着特色的茂名高新区,欲从全国3600个工业开发区中脱颖而出,正全力打造园林互动的绿色产业园,推动产业、科技、新城融合发展。
■延伸
晋升“国家级”高新区有哪些实质利好?
1.扩大权限:可以行使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授予的省市级规划、土地、工商、税务、财政、劳动人事、项目审批、外事审批等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权限。
2.申报资金:可申报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扶持资金。
3.用地指标:在工业用地指标方面将获得优先保障。
4.减免关税:园区内企业在进出口关税方面可获减免。
5.课题申报:有助于园区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