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满三周年。30个“广东自贸区三周年制度创新最佳案例”出炉。记者统计发现,在最佳案例中,超过一半属“全国首创”或“全国率先”。
金融开放创新成绩惊人 十大最佳案例九个全国首创
广东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成绩惊人。该领域十大最佳案例中,有九个属全国首创。具体包括CEPA框架下率先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全国首创央地合作私募基金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全国首创“全线上自助式小额循环”贷款产品“微粒贷”、全国唯一设在总行之外的总行级CIPS清算中心、全国首单依托交易平台实现的不良资产跨境转让项目、搭建全国首个金融创新知识产权适营交易平台、全国首创互联网金融仲裁服务平台、首创全国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等。
而在贸易便利化领域,包括“全国率先推出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国内率先探索企业设立审批制度改革”“全国首创跨境电子支票缴税、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借助‘微警认证’在微信签发全国首张身份证‘网证’”在内的多项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比如推出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后,区内企业可节省至少1/3的办事时间,该卡还入选“2015年全国自贸区八大最佳实践案例”。“这不仅是在全国,而且在全球都是非常创新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清华大学相关课题组这样评价。
在投资便利化领域,“全国首创‘智检口岸’新模式”“全国首创‘全球中心仓’”“国内首创澳门单牌车便利入出横琴”等改革同样亮点频现。
其中,南沙依托“智检口岸”一体化改革,在自贸区率先实现“六零服务”。目前,南沙市场采购出口商品通检时间由2—3天缩短为16分钟,港口业务量年均增速超过30%;实现跨境电商平均通检时间105秒;“CEPA食品”2017年进口量同比增长100%;平行进口汽车口岸通检提速3倍。
粤港澳大湾区不少企业表示“很有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这30个案例均由广东自贸区内企业、全国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推荐选出,不少企业和群众表示“很有获得感”。
以电力供应体制改革为例,珠海安渊投资有限公司筹备房建施工项目负责人张明玉就深有感触。“短短18天施工现场就能供上电,而且建设和安装都不用我们动手。”张明玉说,以往用电报装,从土建到成功送电至少要1—2个月。
此外,广州南沙通过“微警认证”平台,采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有效解决了线上“人证同一”的验证难题。目前,该平台上线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资格移动端认证业务,惠及逾70万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群众办理政务服务可以‘全程在线’了,真正是零跑动、办成事。”广州市人社局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主任科员王昶说。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则成为首批参与“互联网+易通关”试点改革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报关经理王一强认为,这一创新将通关业务搬到线上,打破企业报关的时空限制,优化了通关体验、提高了通关效率。
多项制度创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令港澳企业“点赞”。横琴投资建设金源国际广场项目负责人陈志强表示,以前施工许可证仅走完审批流程就至少要5个月,但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改革实施后,从办理施工许可证到正式建设,只花了不到30天。
“这是广东自贸区面向港澳及服务投资企业所推进的系列大胆改革、创新服务的精彩缩影。”上海企源科技股份咨询公司杭州分公司总经理杨一鸣认为。
广东自贸区三周年那些傲人的“全国率先”
(部分统计)
3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共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向全国复制推广21项、全省复制推广102项制度创新经验,供全省借鉴92项制度创新案例,3项制度创新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