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广东省地税局获悉,近5年来,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呈现出又好又快态势。制造业税收(含全省国税、地税税收收入,下同)从2012年的4450.8亿元增长到2016年6512.1亿元,年均增长10.0%,是同期GDP增速(5.9%)的1.7倍;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税收年均增长12.0%,明显快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速(2.2%);税收产出率(即以税收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从20.8%稳步提升至22.6%,比同期江苏(19.6%)高出3.0个百分点,反映出广东制造业价值链相对高端;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更为精细,纳税登记户涵盖全部532个制造业小类,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纳税登记户年均增长25.7%;制造业逐步走向内生性增长道路,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年均增长9.7%,比同期增值税(6.1%)快3.6个百分点,效益提升快于规模增长。
装备制造业规模快速壮大,集聚总部经济能力增强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引擎。2017年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纳税登记总机构数达到4267家,比2016年增加245家,增长6.1%。2012-2016年,广东装备制造业税收由1820.4亿元增加到2734.6亿元,占制造业税收比重由40.9%提升至42.0%,年均增长10.7%,与行业增加值(10.8%)同步增长,高出全省总税收增速(10.2%)0.5个百分点;2017年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广东装备制造业实现税收1660.5亿元,占制造业税收比重提升至42.6%,同比增长18.9%;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税收由2012年的523.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25.1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税收比重由28.7%提升至30.2%,年均增长12.1%,分别比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8.2%)、粤东西北地区(6.7%)快3.9和5.4个百分点,呈领先发展态势;其中佛山增长最快,装备制造业税收年均增长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成长为核心增长极,吸纳高端人才能力增强
增值税是衡量企业规模成长的重要指标。2012-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值税由496.0亿元增加到860.3亿元,占制造业增值税比重由22.0%提高到30.0%,年均增长14.8%,显着高于制造业(6.1%);2017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值税达到428.4亿元,同比增长26.4%,高出制造业(21.7%)4.7个百分点。其中以手机为代表的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增长更为强劲,2014-2016年,其行业增值税年均增长41.6%,反映我省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向好,增长动能充沛。
从反映经营效益的企业所得税看,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年均增长15.4%,比行业增加值(13.7%)高出1.7个百分点,表明高技术制造业效益提升快于规模扩张;从企业类型看,高技术制造内资企业升级发展明显优于外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年均增长19.8%,是外资企业(13.3%)增速的1.5倍。从个人所得税看,2012-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人数年均增长13.5%,占行业从业人数比重由21.3%快速提升至37.2%,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吸纳中高端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从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收入总额看,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6.3%,2016年人均申报收入达到18.2万元,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吸纳中高端人才质量快速提升。
机器人发展计划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具规模
2016年,省政府确定的首批15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合计缴纳增值税2.7亿元,占全省机器人企业增值税的58.1%,比2015年提升7.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8.9%,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行业龙头广州数控缴纳增值税5404.4万元,同比增长53.3%;首批29家机器人重点培育企业,2016年合计缴纳增值税3773.6万元,户均缴纳增值税130.1万元,同比增长54.4%,比高速增长的2015年(33.1%)还快21.3个百分点。
从税收数据看,智能装备产业已初具规模,新增企业快速增加,2012—2016年,全省智能装备业纳税登记户由2.1万家增加到3.3万家,年均增长11.6%。其中医疗仪器制造、机床制造、电工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年均增长都在15%以上。产业规模也迅速壮大,2016年,全省智能装备业户均缴纳增值税23.2万元,同比增长180.5%,比2015年提高60.7个百分点;年纳税百万以上的大中型智能装备企业达到3365家,增加950家,同比增长39.3%。同时,行业集聚加速提升,重点扶持战略成效显现,2016年,省政府确立的18家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和17家重点培育企业,合计缴纳增值税4.1亿元,占全省智能装备业(76.4亿元)的5.4%,分别比2015年、2014年提升2.1和3.3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合计缴纳增值税2.8亿元,占全省智能装备业(46.6亿元)比重提升至6.0%。
高能耗制造业兼并重组加快,呈绿色发展趋势
高能耗、重污染制造业积极应对低迷的市场需求环境,主动适应资源环境规制约束,在深度调整中探索出绿色发展新路。高能耗制造业以兼并重组强规模经济,2016年,六大高耗能制造业总机构纳税登记户为987家,比2015年(1363家)减少376家,下降27.6%,其中钢铁业兼并力度最大,总机构纳税登记户同比减少38.4%,水泥玻璃制造、化学品制造次之,分别同比减少30.2%和30.1%。广东前10强钢铁企业缴纳增值税3.5亿元, 同比增长4.7倍,占行业增值税的9.1%,是2015年(1.6%)的5.7倍;广东前十强玻璃企业缴纳增值税占行业增值税比重由2015年的9.9%快速提升至2016年的11.6%,这表明,大规模的产能优化整合,有效地提升了行业规模经济水平。
钢铁业以去产能促转型。2016年,全省注销钢铁企业纳税登记户6家,其中钢铁落后产能较为集中的清远、河源、揭阳等市共有4家;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全省钢铁业缴纳增值税分别为12.8亿元、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4%和94.5%,与2015年的同比下降52.4%相比,行业景气度明显上升。
造纸业以去产能换效益。2016年,全省注销造纸企业纳税登记户53家,共淘汰造纸落后产能9.7万吨;2017年上半年,全省造纸业缴纳增值税32.6亿元,同比增长41.8%,分别比2016年(36.2%)、2015年(15.5%)高5.6和26.3个百分点。
总之,纵向比较看,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着;横向比较看,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好于江苏,2012-2016年,广东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税收占制造业税收比重由77.4%快速提升至83.1%,4年提高5.7个百分点,与江苏提高2.1个百分点相比,快3.6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优势弱化
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虽呈现出又好又快态势,但也存在部分传统产业优势弱化问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中成药制造是广东传统优势产业,但行业转型升级较慢,比较优势正在弱化。主要体现在:
纺织服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从反映小微企业占比的无纳税登记户比重看,2012-2016年,纺织服装业零纳税登记户比重为39.5%,意味着行业近40%的企业或是营业收入低于起征点或是处于僵尸状态,行业集聚水平较低,企业小、散特征明显。
食品饮料业吸引力不强。近4年,食品饮料业纳税登记户年均增长4.2%,与工业年均增速10.7%相比,差距明显。新增企业减少,意味着行业前景看淡,获取资源能力下降,专业化分工创新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竞争优势势必弱化。
中成药制造业遭遇发展瓶颈。2014-2016年,全省中成药制造业缴纳增值税由14.2亿元下降至13.4亿元,年均下降2.8%;缴纳企业所得税由33.7亿元下降至29.9亿元,年均下降5.8%;产品产量由24.5万吨下降至23.6万吨,年均下降1.9%,表明中成药制造业已陷入市场开拓乏力、效益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