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发展路径似乎在人们思维中形成了“定式”:廉价劳动力,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来资本,同时以“三来一补”的方式发展为世界工厂。据了解,仅珠三角地区每年大概就能吸引2000万—2500万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的流动人口给城市的管理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由此伴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流动人口管理、户籍制度、城乡结合部等也逐步成为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新课题甚至新难题。
然而与此同时,广东存在的高人力投入低人均产出的劣势也显露无遗。相关数据显示,前几年,珠三角地区家具制造、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用了全省用工的25%,但是只创造了8.5%的增加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一经济发展的模式更是走到了尽头,从2004年开始,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陷入招工难的窘境。
因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如果我们就经济抓经济,不把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常住人口等问题摆上位置,拿出举措,认真解决,广东就永远无法在GDP、城乡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上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就始终难以创造社会治安的高水平,就长期不能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尤其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转”出一片新天地,不仅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珠三角不少城市出现人均GDP增速超过了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形成几种令人瞩目的模式,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设备升级减少用工需求
珠三角科学发展模式
今年开春,“用工难”席卷而来,很多企业都在为招工四处奔忙,但东莞大朗毛纺业大多数企业却几乎没受到这个难题的困扰,一些企业甚至在农历正月初三已经开工生产。秘诀只有一个———转型升级:生产设备升级减少用工需求量,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
“现在一套全自动机器只要一个工人就能操作,而以前要几个人才能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在位于东莞镇大朗的天龙纺织厂车间内,该企业有关负责人指着车间内一条全自动生产线说:“与过去相比,现在企业的工人减少了一半,产值却是过去的一倍。”据了解,2010年,大朗规模以上毛织业工业的总产值达到63.5亿,比2009年同期增长115%。大朗镇委副书记、镇长谢锦波说,这主要是大量数控织机的应用,人均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目前全镇企业使用数控织机数达6200多台,节省劳动力5万多人。如今,大朗已经从“全球毛织业最集中的地方”变成了“全球数控织机最集中的地方”。
如今该镇125家规模以上毛织企业80%以上设立设计部或研发部,有中高级设计师1300多人,2009年设计毛衣20万款,大朗镇被中国流行色协会列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毛织企业共创建9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20家重点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2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亿元。
颖祺毛纺织厂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购买了1000台数控织机,其中一大半是2009以来新引进的,光这一项的成本就达到3亿元。
“在东莞,雇1名熟工,1个月工资最起码要2200块钱,最低的也要1600元,而数控织机不仅可以24小时运作,而且质量稳定,不管多复杂的尖端产品,只要能编程,机器就做得出来。”该公司负责人曾天仁说。
通过设备升级,颖祺的生产能力从1个月40万件提升到180万件,工人却只从原来的1500人增加到2500人。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要达到目前的产能,至少需要5000台手摇织机。“我把雇工方面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请更多的设计研发人员,效益还是比原来好得多,而且设计研发又能带来更多的利润,形成良性循环。”曾天仁说。
自主研发提高人均效率
珠三角科学发展模式
正是立志于自主研发和生产,木林森迅速成为封装行业的领头羊,年产发光二极管20多亿只,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2亿元。
珠三角各市近两年在人口基本上不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原因很多,像大朗这样通过生产设备升级减少用工需求量的是一类;另一类则是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而大幅提高人均产值所致。前不久,汪洋书记亲临视察并予以肯定的中山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就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木林森公司的转型始于2009年。这一年木林森成为了亚洲最大的LED封装基地,产值从2007年的2亿元增加到8.1亿元。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一年该公司人均产值提高了约10倍!2007年,木林森还有4000名员工,2009年却降至1000多人。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冠群说,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产业的升级,开发新兴产业有效地提高了人均产值。
目前对木林森来说,除了芯片研制外,其他环节全部实现了自主生产。封装环节则是木林森的优势,目前,按生产规模算,木林森是亚洲最大的LED封装基地,其在国内的封装份额占到了30%—40%。
2009年公司又通过对封装工艺和材料的改进,企业的生产成本比2007年降低了60%.李冠群举例介绍,以前连接芯片和支架的是金线,木林森经过改进,换成了铁线,成本一下子降了20%。
正是立志于自主研发和生产,木林森迅速成为封装行业的领头羊,年产发光二极管20多亿只,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2亿元。
为了开发LED上游产业链,木林森公司投资1000万元与中山大学合作成立了“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暨半导体照明联合试验室”,汇集了国内及日本的专业人才,专门从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LED材料、芯片、封装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合作开发了功率型白光荧光粉涂敷技术。
不久,木林森公司的“半导体照明工程”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专项资金补助。
样本:大朗毛纺业
效果:工人减半,产值翻番
用产业升级引导城市升级
■声音
“其实东莞人均GDP增速超过了总体经济增长是与出现了大量像大朗这样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专业镇分不开的。”东莞市副市长江凌说。他认为,专业镇产业的升级不仅提高了人均GDP也提高了东莞城市的层次。以前东莞专注于发展相对低端的制造业,城市策略就是成本控制,“城不像城,乡不像乡”。当关注于怎么升级转型时,企业就会从成本的关注,更多转到人才的关注。而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就必须改善整个城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专业镇产业升级后,东莞大量投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文化。提出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和音乐剧之都的“三城一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令整个城市的发展策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江凌表示。
一个令人感到振奋的现象是,最近几年,东莞由农民自建的出租屋空了不少,但由品牌房地产商开发的高级住宅区却多了起来。而东莞从产业的升级走向了城市的升级。
样本:中山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
效果:人均产值提高10倍
销售员满天飞现象已绝迹
■声音
据小榄镇国税部门统计,2009年小榄镇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就达到了4.5亿元。2010年,这一数据攀升到6.7亿元,同比增幅接近50%.“这说明我们的企业正在转变,有意识地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小榄镇镇长彭志辉称。
据彭志辉介绍,目前小榄共有10000多家企业在阿里巴巴注册,让该镇专门生产箱包皮具、门锁企业销售人员减少了80%.“过去销售人员满天飞的现象已绝迹”。
彭志辉说,今年小榄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开拓电子商务的奖励。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内外贸易,购买出口型或内贸型服务的企业,实施半年以上者,按照服务费10%的比例给予奖励。凡在小榄镇专业市场进行配套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最高可获5万元的奖励,而对于获得省级软件企业称号的企业,奖3万元。
产业转移规避用工荒
珠三角科学发展模式
样本:广东塑料交易所效果:小工厂变顶级商务服务平台
每天,位于广州市芳村的广东塑料交易所几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红红绿绿的数字不停闪烁,一个大“V”形曲线所代表的“广塑指数”尤为吸引人们眼球。
这是国内首家注册的塑料行业大型电子交易平台,说起塑料行业的“广州价格”和“广塑指数”,业内无人不知。
广东塑料交易所里不仅有现代化的电子交易大厦和先进的交易系统,还有整齐规范的仓储、物流设施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进行交易和交割的各类PVC、PP、PE等塑料原料。广东塑料交易所其实就代表了“总部经济”的模式。交易所仅有300多个人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30%交易量。而交易所使用人都是IT、信息、业务管理方面的人才。
如今,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广州企业的共识。在海珠区的T.I.T服装创意园,集创意、设计、研发、发布、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创意园,已吸引多个服装设计企业进驻。据介绍,这里以前是广州纺织集团属下的纺织机械厂。
广州纺织工贸集团副总经理麦清华表示,纺织工贸集团这几年都在进行产业转移升级,如今已从重生产转为重设计研发、重品牌的模式。而工厂则转到了广西的柳州、广东的乐昌等纺织产业基地。总部经济的建立不仅避免了招工难的窘境,也促进了人才升级。
据了解,目前,广州“退二进三”和企业转移腾出的工业厂房“腾笼换鸟”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60多个;打造创意之城,目前已建成33个创意产业园。广州市经贸委主任赵小穗介绍,目前,广州高端产业贡献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下降。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9%,占比仅次于北京。而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11个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合计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5年的20.0%下降到2010年的14.1%.
如今,广州劳动力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人才日渐增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减少的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升级,在广州正逐渐形成良性互动。
■声音
“退二进三”是双赢模式
广东塑料交易所负责人表示,到2004年时,公司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遇到了一个发展瓶颈,需要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替代,劳动力成本也逼企业要采取新的发展业态。此时,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退二进三”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趁此机会,公司决定将加工厂转移到内蒙古乌海,而原来工厂6层建筑物就改造建设成我国第一家塑料现货电子交易所。
“目前,内蒙古的加工厂拥有工人3000多人。虽然对于我们来说,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对于当地,由于广东的管理方式和薪酬具有竞争力,在当地招工很有优势,工人很稳定。另一方面,在广州的交易所,共有员工300多人,用的都是IT、信息、业务管理人才,在广州也不愁招不到人。”